庭誥顯聲顏延之
人物簡介
顏延之(384年—456年),字延年,瑯琊臨沂(今山東省臨沂市)人。南朝宋文學家、文壇領袖人物、元嘉三大家之一,護軍司馬顏顯之子。
少時家貧,博聞強記,勤奮好學,起家吳郡(劉柳)參軍,交好陶淵明。南朝宋建立,授太常博士,遷尚書義曹郎、太子舍人。反對司徒徐羨之擁立劉義符,出任始安郡守。宋文帝劉義隆即位后,出任中書侍郎,轉(zhuǎn)太子中庶子,歷任步兵校尉、秘書監(jiān)、光祿勛、太常。元兇劉劭弒立,授光祿大夫。宋孝武帝即位,擔任金紫光祿大夫、湘東王(劉彧)師,后世稱其“顏光祿”。
顏延之文詞顯于當世,史稱“文章之美,冠絕當時”。他與山水詩人謝靈運同為晉、宋之際的大詩人,世有“顏謝”之稱。孝建三年(456年)去世,享年七十三歲,追贈散騎常侍、特進,謚號為憲,明人輯有《顏光祿集》。
人物生平
顏延之年少孤貧,住在城邊陋室之中,不過他喜歡讀書,無所不覽,故他寫的文章冠絕當時。顏延之又好飲酒,不注意小節(jié),故三十歲還未成婚,不過妹妹就嫁了給當朝重臣劉穆之的兒子。穆之既和顏家結(jié)成姻親,又聽聞他有文才,故就約他見面,打算隨后授他官位,不過顏延之沒有去。后來延之任吳國內(nèi)史劉柳的行參軍及主簿,又轉(zhuǎn)豫章公世子的中軍行參軍。
義煕十二年(416年),劉裕率兵北伐后秦獲勝,朝廷進劉裕為宋公,顏延之為中軍將軍府所遣至洛陽慶賀,在路中作了兩首詩,文辭藻麗,得謝晦及傅亮欣賞。不久建劉裕受宋公爵,建宋國,延之得鄭鮮之舉為博士,后轉(zhuǎn)世子舍人。永初元年(420年),劉裕篡晉,顏延之隨轉(zhuǎn)太子舍人。后轉(zhuǎn)任尚書儀曹郎及太子中舍人。尚書令傅亮亦有文才,自負的顏延之卻不肯在其之下,令傅亮相當不滿;同時,廬陵王劉義真就禮待延之,這令得一直和義真不和的徐羨之等人認為延之向廬陵王靠隴。宋少帝即位后,延之當正員郎,兼中書,不久轉(zhuǎn)員外常侍,外任始安太守。當時謝晦就以西晉時荀勗忌阮咸音律之學勝過自己而將他外貶為始平太守一事和他相比,殷景仁也說:“所謂俗惡俊異,世疵文雅?!?/span>
元嘉三年(426年),宋文帝誅除徐羨之、傅亮及謝晦三位權臣,征顏延之為中書侍郎,不久再轉(zhuǎn)太子中庶子,后又領步兵校尉,相當親遇。不過由于顏延之好飲酒、行為放縱的缺點,沒能得當時人接受,而他看見劉湛及殷景仁專掌機要之位也心有不滿,常常說:“天下之務,當與天下共之,豈一人之智所能獨了?!辈粷M之情溢于言表,就得罪了居重權要位官員。劉湛就是劉柳的兒子,顏延之一次就和他說:“吾名器不升,當由作卿家吏耳?!边@令劉湛十分憤恨,于是藉彭城王劉義康的權力將他貶為永嘉太守。顏延之對此怨憤不已,以竹林七賢作《五君詠》自況,劉湛及劉義康知后大怒,想將他貶到更遠的郡,只是由宋文帝阻止才改為于家中自省。不過顏延之接著七年都不問世事,不過中書令王球就與顏延之交好,多次出錢資助延之。
元嘉十三年(436年),晉恭帝皇后褚靈媛去世,褚湛之決定下葬時送行的官員都當在義熙元年拜官,故此就請顏延之以兼侍中身份出席。不過接到書札的延之因著酒醉,將書札丟在地上,說:“顏延之未能事生,焉能事死?!本箾]有去。元嘉十七年(440年)劉湛等被誅殺后,延之再度任官,先任始興王后軍議參軍和御史中丞,不過任內(nèi)從容,沒作出舉奏。后轉(zhuǎn)國子祭酒、司徒左長史。不過就因買別人的田地而不肯賠償田地價值而遭尚書左丞荀赤松彈劾,免官歸宅。不過后來又任秘書監(jiān),光祿勛及太常等官??墒?,顏延之的性格始終無法讓眾人接受,當時的人并不喜歡他,還稱他為“顏虎”;而他亦在元嘉三十年(453年)退休。
退休同年,太子劉劭弒文帝即位,以延之為光祿大夫。劉劭不久為討伐他的宋孝武帝消滅,孝武帝即位后又以延之為金紫光祿大夫,領湘東王師。孝建三年(456年),顏延之去世,享年七十三歲,獲加贈散騎常侍、特進。謚為憲子。
(顏延之畫像)
性格特征
顏延之有辯才。當日以儒學見稱,隱居廬山的隱士周續(xù)之應征召到建康開立學館,并得宋武帝親臨,顏延之受命去問《禮記》“傲不可長”“與我九齡”及“射于矍圃”三義,續(xù)之以精巧文辭解答,而延之則多次以簡要的語句反駁續(xù)之。宋武帝接著又讓延之解釋自己的理解,說話簡約而有理,人們都覺得他說得好。延子長子顏竣支持孝武帝討伐劉劭,并親手寫了檄文,檄文傳到劉劭手中時,延之就被召受質(zhì)問,劉劭問:“此筆誰造?”延之答:“竣之筆也?!臂孔穯枺骸昂我灾?”延之答:“竣筆體,臣不容不識。”劉劭又問:“言辭何至乃爾?”延之又答:“竣尚不顧老臣,何能為陛下?!眲③柯牶笠苍贈]有怪罪延之為意了。
好酒任誕是顏延之不為主流所喜的原因,不過顏延之并未因而轉(zhuǎn)變。宋文帝曾召顏延之,但延之因為平時酒醉裸身唱歌,都不應派去傳詔的人,最終要待酒醒才應召。而一次文帝問及延之諸子的才能,他說:“竣得臣筆,測得臣文,㚟得臣義,躍得臣酒?!焙紊兄统爸S道:“誰得卿狂?”延之卻答:“其狂不可及?!庇忠淮窝又碇ヒ姰斨档暮紊兄?,尚之見了他就裝睡,延之就拉開床簾凝望尚之,說:“朽木難雕?!鄙兄谑菍ι磉吶苏f:“此人醉甚可畏?!?/span>
延之性格偏激,不但批評劉湛和殷景仁獨居權要,亦曾乘酒醉批評文帝及眾臣都親近的僧人釋慧琳。他肆意直言,說話不婉轉(zhuǎn)回避,令大家都很不喜歡他,不過他為人儉約,不營財利,平時都是穿布衣,吃粗糧,到郊野獨個兒飲酒,只要自己舒服就可旁若無人。后來兒子顏竣得到孝武帝重用,但延之還是不肯接受兒子富貴后給他的東西,還是用以往的衣服、房子和牛車??匆婎伩⒊鲂械碾S行隊都躲在道側(cè)回避,更曾對顏竣說:“平生不喜見要人,今不幸見汝。”
東晉知名詩人陶淵明為其好友,其死后,顏延之為之做誄文《陶征士誄》。其文與謝靈運俱以詞彩齊名,世稱“顏謝”。他的作品有雕琢藻飾與喜用古事的弊病,許嵩《建康實錄》卷十四載顏延之文思敏捷而不如謝靈運自然。鍾嶸評價他說:“宋光祿大夫顏延之,其源出于陸機,尚巧似。體裁綺密,情喻淵深,動無虛散,一字一句,皆致意焉。又喜用古事,彌見拘束,雖乖秀逸,是經(jīng)綸文雅才?!滨U照一直不喜歡他,嘲笑他作文章“鋪錦列繡,雕繢滿眼”,湯惠休說他的詩“如錯彩鏤金”,都是對于過度藻飾的批評。
(元嘉三大家)
人物逸事
桂林市的七星公園中,在普陀山西北的壽佛洞南側(cè),原來聽月亭故址的旁邊,有一塊巨大的石頭。巨石高六米四,呈倒圓錐形,上大下小,頂平,四周凹凸不平。因為石和山體是不連接的,呈現(xiàn)出無根的狀態(tài),因此就有傳說說這是飛來的石頭。石頭上有“堪語”二字,是請帶人余心孺所刻。這塊著名的石頭,和顏延之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說是顏延之離任北歸時,未帶桂林一針一線,桂林當?shù)匕傩赵谒蛣e之時,贈給他一塊桂林的石頭作為紀念。當船經(jīng)過洞庭湖時,剛剛還晴空萬里,微波不興,忽然就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巨浪排空,周圍船只在巨浪中猶如樹葉一樣顛簸不已,眼看就要傾覆??墒?,顏延之這只船,居然平穩(wěn)如舊,眾人正奇怪呢,卻見天光放亮,霎時又雨停云收。眾人驚魂未定,顏延之轉(zhuǎn)身發(fā)現(xiàn),百姓送給他的奇石已無蹤跡。方才想到,因為有這桂林奇石,小船才能夠渡盡劫波,平安無事。民間傳說,風雨過后這塊石頭也就完成了它的使命,飛回桂林,就是七星巖內(nèi)那塊著名的“飛來石”。從這個有趣的傳說里,我們能夠看出桂林人民對顏延之的尊敬和愛戴。
(顏延之與望海樓)
庭誥顯聲
顏延之與桂林的緣分,還要追溯到劉宋文帝元嘉元年(424)?!端螘酚涊d顏延之性格“肆意直言,曾無遏隱”,因此得罪了權貴,被外放到始安郡做郡守。始安郡的治所也就是現(xiàn)在的桂林市。漢武帝時期,為了鞏固南方的統(tǒng)治,廢除了秦朝在嶺南設置的三郡,而是將原來的桂林郡北部地區(qū),包括現(xiàn)在桂林管轄的興安、靈川、桂林、陽朔、永福等地設為始安縣。簡單地說,顏延之的“始安太守”也就相當于現(xiàn)在的桂林市市長。市長到任伊始,就興學促教,傳播文明。顏延之可以說是桂林文教事業(yè)的創(chuàng)始人。他的到來,帶來了中原先進的文化。顏延之身體力行,做山水詩文,倡讀書風氣。桂林市中心的獨秀峰,因為顏延之賦詩“未若獨秀者,峨峨郛邑間”而得名。這句詩是中原文化名人最早吟詠桂林山水的詩句,開創(chuàng)了桂林山水詩的風格傳統(tǒng)。喜讀書的顏延之又常在獨秀峰下的一個山洞中讀書。后人就把這個山洞稱作“顏公讀書巖”。
顏延之將中原讀圣賢書的文化傳統(tǒng)引入桂林,顏延之讀書巖成為桂林莘莘學子潛心向?qū)W的感召。唐代“顏公讀書巖”前,建起了廣西第一座官辦的求學之所—桂林府學,成為廣西最早的科舉教育基地。宋代,人們在此建起“五堂”,將顏延之作的《五君詠》刻于堂內(nèi)?!段寰仭肥穷佈又脑姼杳?歌頌不與權貴合作,隱于竹林的“竹林七賢”之中的五位君子?!捌哔t”中的王戎和山濤因貪戀權勢,讓顏延之鄙視,覺得他們與君子之稱不配。北宋時,四大書法名家之一的黃庭堅書錄顏延之的《五君詠》,刻碑石于龍隱巖內(nèi)。這塊碑石是桂林石刻之珍品。今天的游人來此觀賞,在緬懷一千五百年前顏太守開創(chuàng)南疆功績的同時,對他剛正不阿的品格和寄情山水的情懷,也會作一番由衷的感嘆。后人評價認為,顏延之寫作《五君詠》,其實也是自身品德的寫照。他的恃才物,不慕權貴甘為清貧的品質(zhì)從他的“五君”詩中,隱約可見。
顏延之在教育子孫的文章《庭誥》中說,自身有很高的品行,外表卻與常人一般無異,談論比當時人精彩,但卻保持緘默,才德在眾人之上,卻謙恭待人,不因為自己能干而壓迫別人,不因自己高明便譏諷他人,保持謙虛退讓的美德,與天地為一體,這才是最上等的君子。在顏延之看來,一位不嚴于律己的官員,只關心自己的物質(zhì)享受,卻不為百姓謀求福利,是不會得到百姓尊敬的,即便得到也不會長久。做人做事謹慎謙恭,才是君子所為。
顏延之在桂林任上差不多三年,以自己的努力,勤勤勉勉為官,盡心盡職做事,造福當?shù)匕傩?。他在《庭誥》中教育子女,作為官員應該體恤人民的疾苦,養(yǎng)蠶和種田的人想要維持溫飽,是很艱難的。辛辛苦苦耕作也不一定能夠養(yǎng)活家人。作為官員應該善于管理百姓,引導他們勤事農(nóng)桑,讓他們安樂富足。因此,在桂林的他獎勵百姓開墾荒地,借給他們糧食作為種子,使他們能夠通過勞作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盡量減少征收農(nóng)民的賦稅,緩解他們的困難,讓他們能夠在自己的治理之下,獲得溫飽。
顏延之以先進的中原文明,使尚處于蠻荒狀態(tài)的百越之地桂林得到啟發(fā)和化育。為傳播中原文化身先士卒,為開發(fā)嶺南地區(qū)率先垂范。
(《庭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