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12/25 8:45:34 來源:本站編輯 瀏覽:690次
周啟運:辦案如神循良第一
個人簡介
周啟運(1792-1853),字鼎初,號景垣,又號炳齋,清代桂林靈川江頭洲村人,是江頭洲村周氏任職最高,政績也最顯著的。道光六年(1826)進士。先后做過知縣、知府、按察使、布政使、兩江(今江蘇、江西、安徽、浙江等省)代理總督,官居正二品,誥封一品。一心為民,最后積勞成疾,死在去河南赴任的路上。
實政為民
嘉慶二十一年(1816),周啟運參加廣西鄉(xiāng)試,考中第二名舉人,道光六年(1826)參加殿試,考取二甲進士。二甲進士是殿試成績較為優(yōu)異者。清代每次殿試結(jié)束錄取三百人左右,對于考取前三名的稱為“狀元”、“榜眼”、“探花”。其余的根據(jù)成績分為“二甲進士”和“三甲進士”?!岸住辟n進士出身,人數(shù)較少;“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人數(shù)較多。周啟運的優(yōu)異成績使皇帝親自將他點為庶吉士。清朝的庶吉士又稱庶常,只有一甲進士及二甲進士中最為優(yōu)秀者,經(jīng)過考試才有機會做,目的是讓這些人在翰林院先學習一段時間,然后再委以重任,因而庶吉士又有“儲相”之稱。在翰林院學習過后,周啟運被外派到河南淇縣任知縣。作為淇縣的父母官,他將人民的疾苦放在心上,想百姓之想,排百姓之難。興辦教育,恢復了篆筠書院。淇縣東南部水利設(shè)施薄弱,每到夏季水患成災,給百姓的生活帶來很大的痛苦。周啟運發(fā)動帶領(lǐng)民眾興修水利,帶領(lǐng)百姓吃住在工地,修通了臘涇河、趙家河,使水歸入衛(wèi)河,解決了當?shù)亻L久以來逢夏必澇的難題,從此淇縣再無水害。他還帶領(lǐng)百姓種植樹木,造林綠化。周啟運得到了百姓的擁戴。
辦案如神
因為周啟運勤于吏治,政績顯著。他被調(diào)到商丘縣做縣令。周啟運上任前,商丘縣前縣令常年臥病,累積下了上千起案子沒有審理。常年審案不力,早該得到懲罰的犯罪分子逍遙法外,因此當?shù)氐闹伟箔h(huán)境惡劣,匪患猖獗。周啟運上任之后,首先清理余案,在不到五個月的時間里,先后結(jié)案九百余起,而且沒有冤假錯案。當?shù)匕傩照J為這個周縣長有著超乎常人的能力,賢明卓著,辦案如神,贊之為“神君”。不僅審案超凡,周啟運辦案也同樣果敢干脆。商丘縣城東北,有個諢號叫“劉二雙”的人,以前曾經(jīng)當過兵,力大無窮。如果他憑借自己的力氣和能力走正道,定會有所作為,但他好吃懶做,總想不勞而獲。久而久之競干起了攔路搶劫、打家劫舍的勾當。劉二雙身邊聚集起了一些人,大多是亡命之徒。這幫人以當?shù)氐挠^音堂為老巢,整日欺壓良善百姓,殺人越貨。老百姓苦不堪言,多次請求官府整治,商丘前縣令懼怕劉二雙不敢與之為敵,姑息養(yǎng)奸。這使劉二雙團伙更加猖狂肆虐起來。周啟運上任后,奏請上級,決定先擒拿匪首。終于等到消息,得悉這幫人又要聚眾搶劫,經(jīng)過周密部署后,周啟運帶人包圍了他們,并抓住了匪首劉二雙,直接就地正法。“樹倒糊孫散”,劉二雙一死,這幫烏合之眾也很快四散逃去,再也不敢為非作歹,地方百姓得以安寧。
興辦實業(yè)
后來,周啟運因工作出色被調(diào)往湖北襄陽府(今湖北襄樊市)任知府。上任后,周啟運極力提倡讀書,大力興辦義學,幫助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yè)。周啟運對于學風的重視引起了廣泛的關(guān)注,在道光十九年(1839)、道光二十年(1840)、道光二十三年(1843)被推舉為湖北鄉(xiāng)試監(jiān)試官,在道光二十九年(1849)被任命為江南(安徽、江蘇)鄉(xiāng)試提調(diào)官,多次因為治學有功受到嘉獎。周啟運每到一地都大力整治治安,興修水利,設(shè)立書院,遇到經(jīng)費困難,常常拿出俸祿盡力辦好事。周啟運卓越的為政能力很快得到上下的認可,調(diào)任他到湖北淮安府做知府。當時淮安府轄下有個崇文縣,因為鬧了水災,有災民聚眾造反,為首的叫鐘人杰,聲勢頗大。上司得知消息,責令周啟運剿滅。這個鐘人杰乘亂之際,帶兵攻陷了崇陽,湖北總督裕泰檄和按察使郭熊飛親自領(lǐng)兵剿匪。周啟運與他們周密謀劃,親自帶兵應戰(zhàn),九戰(zhàn)九捷,終于擒獲匪首鐘人杰。周啟運在淮安為官達十余年之久,改革吏治、撫恤十民,在閑暇之余多次到當?shù)氐臐h東書院講學 促成了當?shù)貙W風的興盛。
循良第一
周啟運后來又多次加官晉爵,官至直隸按察使和江寧布政使(管轄江寧、淮安、揚州、徐州四府及海、通直隸州)。他每到一地都能嚴格恪守為官之道,不貪污腐化,“興農(nóng)事,除水患,重教化,修義學,捐薪俸,救良民”,被清朝著名的愛國大臣林則徐贊為“循良第一”。周啟運真實無妄,廉潔清正,對人和平渾厚,好善濟人,德高望重,備受推崇、著有《紹濂堂制藝有不為齊》詩文集傳世。